解放日报记者获悉,西湖大学天文系日前成立,首任系主任由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毛淑德教授担任。2026年,西湖大学天文学学科将依托物理学学科开展博士生招生培养,目前已开放报名通道。
毛淑德一直从事理论天体物理研究,包括系外行星搜寻、引力透镜、星系动力学、星系形成和演化等。他提出的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发现系外行星的新方法,已发现了200多颗系外行星,成为下一代美国Roman卫星和中国系外地球巡天科学卫星实现其核心科学目标的重要观测方法之一。
西湖大学天文系首任系主任毛淑德
西湖大学天文系将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奥秘、深化人类对于宇宙的理解——
秉承“小而精”的理念,重点聚焦系外行星与天体生物学、星系宇宙学、人工智能与计算天体物理学、时域天文学、理论天体物理学、天文技术与仪器等前沿领域。
坚持“国际化”的定位,与欧美、亚洲乃至全球的科研团队携手,在国际天文观测、数据共享与分析、人才培养、天文仪器研发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打造一个融合国际视野与跨学科交流的学术环境。
鼓励“最前沿”的探索,面向全球招募一批有志于做到“世界领先”的优秀学者,包括但不拘泥于已有学科方向,强调为人类探索宇宙、理解自然贡献力量。
2026年,西湖大学天文学学科将依托物理学学科开展博士生招生培养。毛淑德表示,包括他在内的西湖大学天文系所有教授都将站上讲台授课。天文系未来的课表上,将吸取国内外一流大学教学经验,兼顾理论、观测和计算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新落成的云谷校区三期楼顶,天文系已经启动建设配备了80厘米望远镜的小型天文台,预计2026年春节后投入使用,全部面向教育教学开放。
在本科生教育领域,今年秋季学期,毛淑德已提前站上讲台,为来自理学院、工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27位本科生讲授通识课《天问》。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第12任校长、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Brian Schmidt,莱顿大学分子天体物理教授、国际天文联合会前主席Ewine van Dishoeck,加州大学圣塔克鲁兹分校天体物理学荣休教授、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Douglas Lin(林潮),受聘为西湖大学天文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表示:“天文学不仅承载着人类对宇宙最深切的好奇,更是推动原始创新和技术变革的重要引擎,西湖大学秉持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注重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天文学科的设立,不仅完善了西湖大学理学板块的布局,更将成为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重要战略支点。”
富牛网配资-炒股如何开杠杆-如何配资炒股-深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